產品中心
聯系我們

湖北圣康體育設施有限公司
聯系人:龔先生
手 機:18186280009
電 話:15334229288
Q Q:83288274
郵 箱:83288274@qq.com
網 址:www.fm763.com
地 址:湖北省襄陽市新世紀廣場43棟112號

襄陽塑膠跑道報價價格

新快報記者 沈逸云 王 娟 李佳文 黎楚君
談亂象:有中標價比達標產品成本價還低
提起“毒跑道”的出現,廣州多家塑膠跑道制造商都紛紛感慨,早在預料當中。
他們告訴記者,目前行業的生存狀態處于一個惡性循環中。一方面,塑膠跑道的使用單位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,“不懂行”,在招標時盲目砍價,并采取“低價中標”的策略,致使競標方出現不斷壓價的惡性競爭。“有時候,使用單位支付的價錢是不夠用來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塑膠跑道。”廣東柏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思猛無奈地說,中標的生產商只能壓低成本,生產劣質產品。另一方面,有些不具備實力的行內企業或是外行企業,競標成功后,轉包給其他工程商,層層轉包下來,到制造商手里的錢所剩無多,這樣也只能通過壓低成本、降低質量來確保利潤。
陳思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,原材料、勞動成本很低,那時1平方米的塑膠跑道的成本已達到200元至300元。近年來,原材料、勞動成本瘋長,但塑膠跑道的成本反而降到120元至150元/平方米,“這個價格連達標產品的成本價都達不到”。
廣東體育設施制造商協會副會長、廣州杰銳體育設施有限公司總經理詹金城告訴記者,目前市面上的塑膠跑道主要有三種類型:透氣型跑道、混合型跑道、全塑型跑道,其中全塑型跑道造價高,鮮有使用。混合型跑道的質量比透氣型跑道更佳,因此成本更貴,但二者的市場均價都低于成本價。“符合國家標準的透氣型跑道的成本價是110元、120元/平方米,市場價在100元左右;符合國標的混合型的成本價是200元、210元/平方米,但市場價則只有130元-150元。”
“現在有不少‘三無’生產商涌入行業。”詹金城說,近幾年來,由于市場需求日漸擴大,不少塑膠跑道生產商沒品牌、沒規模、沒研發,急于求成,只懂一味壓低價格來惡性競爭,同時采取各種手段來降低成本。目前塑膠跑道建設一般都采用招標方式,但有些競標者不關心產品質量,而是以提供長時間保修期等方式作為籌碼,想方設法包裝自己。
究毒源:劣質材料來路不明 添加劑不恰當使用
據這些制造商介紹,目前市面上塑膠跑道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,透氣型跑道與混合型跑道生產時都需要添加不同數量的黑膠粒。
“跑道有毒,可能是生產時使用了來歷不明、劣質的黑膠粒與聚醚。”廣州帝森康體設備有限公司創辦人蔡曉明說,目前塑膠跑道制造行業在生產時都是使用回收的黑膠粒,既環保又廉價;正規制造商使用前會查明黑膠粒的來源,并進行質量檢測,避免使用有毒、劣質的黑膠粒。聚醚是聚氨酯的制造材料,有些制造商回收劣質聚醚,使用會產生強烈的刺激性氣味,對人體呼吸道有損害。
廣州繡林康體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菲告訴記者,生產方面是“制毒”元兇,施工時也有“毒源”。他解釋,如果施工單位鋪設跑道時選取劣質原材料,為了鋪平整,就采用稀釋劑來稀釋。而稀釋劑的主要成分是甲苯、二甲苯等苯類,對人體都有傷害。同時,塑膠跑道一般都是厚涂型,一旦按上述方法來生產、鋪設,面層的有害物質易散發,但面層下的有害物質的散發則需要較長時間,“這就是為什么有的跑道在長時間使用后,一旦溫度上升還是能聞到刺鼻的味道”。
“其實這個行業的專業性很強,但很多人把它做成了低門檻。”陳思猛舉例,用于塑膠跑道表面的EPMD膠粒,不少制造商會將它們用跑道面漆包裹起來再噴在表面,目的是為了“藏拙”。他介紹,EPMD膠粒的原膠含量如果低于20%,膠粒的彈性就很差,而且老化很快,所以歐美發達國家都不會低于30%,這種含量的膠粒最保守也要1.2萬元/噸,但我國有些地方的EPMD膠粒每噸才4000元,“質量可想而知”。
此外,行業內雙組合聚氨酯的生產需要添加粉料,以前是1:2,目前多是1:4,但有的制造商采取1:7、1:8的比例,粉料增多,就要用大量的氯化石蠟、稀釋劑等添加劑來把粉料包起來,還需加入大量價格較低的劣質重金屬催化劑,“這樣才能使聚氨酯成液態形狀,才能用于鋪設”。他坦言,江蘇“毒跑道”可能就是這樣產生的。
說質檢:有企業向一些小檢測機構“打招呼”
面對“毒跑道”,人們寄希望于制造商的良心生產、施工方的規范建設外,**一關——檢測機構的權威檢測——也必不可少。
多家制造商認為,國內跑道檢測費用偏高。根據國家體育用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塑膠跑道檢測的收費明細,按照國家標準GB/T 14833-2011來對跑道的物理性能、有害物質限量、耐老化性能三方面進行檢測,費用需8300元。“如果國家機構的費用低一點,送檢測的幾率也許更大一些。”詹金城表示,檢測機構一般由使用單位或監理方指定,如果沒指定,各企業會與相熟的檢測機構合作進行檢測。
蔡曉明告訴記者,自己曾耳聞,有的企業在檢測時被發現有一兩項小的分項目不符合國家標準,就會與相熟的檢測機構“打招呼”,那么不合格的項目就不會出現在檢測報告里,“這些一般都是小的檢測機構,不是***別的”。
陳思猛則以親身經歷告訴記者,其實學校也可以在跑道建設的過程中發揮有力的監督作用。他說,之前在廣州一所民辦學校建設室內體育用地時,由于窗戶在頂端,空氣難流通,因此味道較大。學校集團董事長聞到后,立刻叫停施工隊,將施工產品抽樣送去檢測。“我們當時不知道產品送到哪里檢測,檢測什么項目也沒有告訴我們,一個多星期后學校說產品沒有問題,讓我繼續施工”。
回應
廣州市質監局: 第三方有資質機構 便可檢測塑膠跑道
廣州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工商部門監管范圍主要是流通領域的產品和服務。至于廣州市有哪些企業生產塑膠跑道,工商部門掌握的信息并不全面。該負責人解釋,經營范圍只限于塑膠跑道的企業數量極少,多數企業可能登記了更廣的經營范圍。該負責人透露,具體企業的生產活動和產品質量,“質檢部門應該更清楚”。
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,塑膠跑道的相關檢測只要是第三方、有資質的機構便可操作。記者在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官網上,用“跑道”、“塑料”、“塑膠”等關鍵詞搜索監督抽查公告,未出現相關結果,這是否意味著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2015年對全市塑膠跑道的公開質量抽檢方面仍是空白?
由于塑膠跑道行業的特殊性,無論國際上還是我國,目前在某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指標仍難于嚴格界定,參數無法統一。這使一些不法分子罔顧社會責任和企業良心,投機取巧,擾亂市場秩序,最終損害消費者的利益。所有體育設施建設企業必須更加注重產品品質本身,嚴把質量關,在大眾健康與利益面前嚴于自律,確保行業健康發展;另一方面,行業協會將積極推動國家政策和相關標準的完善,讓一切有法可依,有標準可參照。